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师范类)
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专业名称与代码
专业名称:化学 (师范)
国家专业代码:070301
校内专业代码:070301-1
二、培养对象
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化学专业师范专业方向本科学生。
三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思想政治素质过硬、职业道德高尚,有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情怀;扎实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、思想与方法,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;掌握教育知识、学科教学知识,学会反思、沟通合作,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,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的高素质人才。
四、培养规格和要求
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:
(一)基本素养
1.思想政治素质
(1)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己任。
(2)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具有依法执教意识,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。
(3)具有从教意愿,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,具有积极的情感、端正的态度,有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情怀。
2.文化素质
(1)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、社会公德。
(2)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。
(3)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,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。
3.身心素质
(1)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,体质测试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。
(2)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。
(3)具备健全的心理。
4.关键能力
(1)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、应用技能。
(2)有较强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。
(3)学会自我管理、与他人合作,掌握基本礼仪,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。
(二) 专业素养
(1)具有扎实的数学、物理等相关学科基础。
(2)系统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并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。
(3)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、理论前沿、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;掌握化学反应过程的主要基本规律;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,对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。
(4)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、文献检索方法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,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。
(5)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,具有教育知识、学科教学知识,具有适应教育内容、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,掌握针对化学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。
(6)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,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,进行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育教学评价、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,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。
(7)理解学科育人价值,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。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,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,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。
(8)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,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,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。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,具有一定创新意识,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,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,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。
(9)具有中学化学教学和管理班级的实践经历与体验。
五、学制
标准学制为4年。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,最长可延长2年(不包括休学、保留学籍时段)。
六、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
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、限选课程,修满任选课程19学分,总学分达到184学分,毕业体质测试成绩50分及以上,并达到相关规定,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。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,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七、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构成
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构成表
课程类别 |
课程性质 |
学分 |
学分比例 |
通识教育平台 |
通识必修课 |
必修 |
35 |
18.62% |
通识选修课 |
选修 |
限选 |
6 |
5.32% |
任选 |
4 |
专业教育平台 |
学科基础课程 |
必修 |
61 |
32.45% |
专业核心课程 |
必修 |
专业拓展课程 |
选修 |
限选 |
24 |
12.76% |
任选 |
专业实践 |
必修 |
9 |
4.79% |
教师教育平台 |
教育基础课程 |
必修 |
11 |
5.85% |
职业技能课程 |
必修 |
4 |
4.79% |
选修 |
限选 |
2 |
任选 |
3 |
教育发展课程 |
选修 |
任选 |
2 |
1.06% |
教育实践 |
必修 |
18 |
9.57% |
综合实践教育平台 |
基础性实践 |
必修 |
4 |
4.79% |
综合教育 |
选修 |
限选或任选 |
5 |
总 计 |
188 |
100% |
实践教学学分构成表
本专业总学分 |
实践教学学分 |
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(%) |
实验、实训教学折合学分 (按每25学时1学分计算) |
集中实践学分 (按每周1学分) |
188 |
28.72 |
36 |
34.43% |
选修课程学分构成表
本专业总学分 |
必修课程 |
选修课程 |
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(%) |
188 |
142 |
46 |
24.47% |
八、主干学科
化学。
九、主要课程
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物理化学、仪器分析、物质结构、现代工业化学以及相关课程的实验课程等。
十、教学周数
每学年设置春、秋两个学期,每学期一般为20周。其中新生第一学期教学14周,入学教育和军训2周,复习考试2周,机动2周;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学期教学18周,复习考试2周;第七学期教学9周,复习考试2周,机动1周;第八学期教学14周。
十一、课程计划表
见附表。
十二、与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合作育人的方案
1.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
课程名称 |
课程性质 |
课程总学时 |
其中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授课学时 |
实施方式 |
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|
专业拓展限选 |
36学时 |
10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中学化学习题设计与研究 |
专业拓展限选 |
18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班主任工作训练 |
专业拓展限选 |
18学时 |
10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|
专业拓展限选 |
18学时 |
10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讨 |
专业拓展任选 |
18学时 |
6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中学教育基础模块 |
教育基础课程 |
54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儿童发展与学习心理模块 |
教育基础课程 |
54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中学化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模块 |
教育基础课程 |
54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模块 |
教育基础课程 |
18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职业道德模块 |
教育基础课程 |
18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教师职业技能训练(含微格教学) |
职业技能课程 |
36学时 |
8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现代教育技术 |
职业技能课程 |
36学时 |
8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教育测量与评价 |
教育发展课程 |
18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教育研究方法 |
教育发展课程 |
18学时 |
4学时 |
聘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|
2. 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指导
实践环节名称 |
实施办法 |
教育见习 |
1. 担任见习单位指导老师,全程参与学生见习指导工作; 2. 指导学生撰写教案; 3. 指导学生授副课; 4. 参与学生见习成绩评定。 |
教育实习Ⅰ |
1.担任实习单位指导老师,全程参与学生实习指导工作; 2.指导学生撰写教案; 3.指导学生试讲; 4.参与学生实习成绩评定。 |
十三、说明
1.学时类型中“行业参与”列,专业课程指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行业专家参与授课课时;教师教育课程指“基础教育优秀教师”参与授课课时。授课的形式可采用专题讲座、集中短期授课等形式。
2.本专业的所有必修课程(包括通识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)学生必须选修。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性质为限选的为指定选修课程,学生必须选修;其余专业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。
3.考核方式中标示为“√”的课程为考试课程,标示为“*”的课程为考查课程。
2018年4月